逃離的藝術

一談起「逃離」這件事,似乎就和「不負責任」或「遁世」劃上等號,但我卻不以為然。記得曾聽過一個故事,說的是和尚背女子過河的禪宗公案。

大和尚在河邊遇到妙齡女子求助,於是背她過江。過了一陣,跟在身旁的小和尚禁不住問:「師父,不是說男女授受不親嗎?和尚怎可以背女人?」大和尚回答: 「有這件事嗎?」過江之後背人的已放下,但看的人還放不下呢!世間之事亦復如此。該做的事情少不了,但是做完之後就應放下。現代人的工作忙碌,壓力大、業 績高;但是,下班後心頭仍放不下工作的人,尤其不健康。老是背著東西,想不累也難!

近來,大家頗羨壯遊,我卻認為這是大逃避,並不可取。放下手邊的一切,為了自己的目標勇往直前,固然令人神往;但是,芸芸眾生之中,能有幾人得此條件與勇氣?於是,對壯遊讚揚愈多,勢必引來更多渴望逃離現狀者的妄想,豈不是罪孽深重、害人不淺?


在日常生活中,偶而當個逃離者應當沒那麼難,只要積少成多、湊小成大即可。每個人都可以設法抽空,從原來的處境逃離片刻。打算單車環島,卻無法請十二天假?每個月完成一段不就成了!希望登上聖母峰卻苦無機會?先爬幾座鄰近國家的積雪高山,不也是一樁成就!

逃離或壯遊的關鍵,在於是不是有放下的決心與行動力,而不是一味編織根本無法達成的妄想。其實,每天中午都是逃避的良機,每個週末更是小型壯遊的起點。自 怨自艾是大多數人的行為,起心動念才是解決問題的良方。大逃離固為超凡入聖之道,其實,小逃離更有利眾生。諸位在世修行之人,明白了嗎?

沒有留言 :

張貼留言